2021安徽高起专语文模拟试卷
新大纲解析及考试复习策略
高起点《语文》考试分析∶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Ⅱ卷(主观题110分)
四、古诗文阅读和鉴赏(25分)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
①要正确地解读;
②通过吟诵达到动情;
③把握意象,深入意境;
④仔细品味诗的情致理趣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以诗作本身为本,从"文本"出发,深入理解其意,力求评价客观、公正。应抓住关键诗句,透视其思想内容要从诗作的意象中发掘其思想内容要顾及全文。
顾及全文,要联系时代背景《考纲》的鉴赏评价,有三方面,可以概括为∶
(一)写了什么
(1)鉴赏作品中的形象(事物、景物、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语言、语意。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
①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
②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
③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
(二)怎么写
表达技巧。就是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效果,最终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使"可见"(形象)通过技巧表现(表达)"不可见"(思想感情)。
(三)为什么写
评价作品思想内容。
①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思想意义、人生意义、政治意义;
②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③评析作者、作品思想的时代局限性等。
如何鉴赏诗歌
(一)消除心理上的畏难情绪乃至恐惧心理诗言志对诗歌感情的理解几乎是诗歌鉴赏的主要出发点。鉴赏诗歌其实主要是对诗人的情感理解。
(二)读、译,解决诗歌写的问题译诗,理解诗歌所写内容。这是诗歌鉴赏的重要环节,但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一基本的做法。有一种观点认为,古诗一旦翻译,就没味道了,所以不屑于译诗。但是对于赏析是必要的。如果对写景、咏物的诗,描写对象都可能没搞清楚。就急着答题。肯定很难切合诗歌内容。正确理解诗歌所写内容,最简单的方法是弄清楚每句诗的主语,这有助于正确理解诗歌内容。
读析:律诗、绝句的起承转合;古代诗词的一般结构∶先写景,后抒情。
诗歌创作的大致"套路"(赏析、背诵有效)起、承、转、合起句∶写景叙事。
承句∶承接上文继续写景,叙事。转句;笔锋逆转,引向抒情,议论。合句∶抒发情感,发表议论。
(三)读诗、评诗,解决怎么写此诗的问题
1,用了什么样的语言
2, 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
小结∶读懂诗歌
译----析---评
景---象(境)--情(理)
注意∶题目 诗眼、题眼、词眼。类别暗示
注释:诗歌鉴赏如何答
1, 常见的诗歌内容类型送别类(或黯然神伤或旷达热情)
怀古类(或借古讽今或表达追慕先贤之意)
边塞类(或揭露战争罪恶;或表现对国家关怀、奋勇杀敌的精神;或厌倦战争、思念家乡)
思乡类(或边塞思乡,或羁旅故园之思)
闺怨类(或抒思亲之情,或叹迟暮之感,或写向往之情)隐逸类(或言高洁隐逸之趣,或表厌世虚无批评时政之情)山水田园类(或抒热爱自然之情,或现回归田园之乐)忧国伤时类(多关怀民生疾苦、心忧天下)借景抒情类、咏物言志类,等等
2,常见的意象、意境(特点)
意象、意境∶意象指的是诗歌中寄寓着作者情感的物象,如人、物、景等。意境指的是由诸多寄托作者思想情感、志趣的意象,艺术地组合到一起,所形成的诗歌的基本的整体情境。
月(残月、明月、新月、孤月、冰镜、蟾兔、玉盘)、流水、斜阳(夕阳、落日)、风、烟、霜、杨柳(垂柳、柳枝、柳)、 落花(落红、残红)、松、菊、梅、 梧桐、 芙蓉、丁香 、 红豆、 杜鹃、蝉、鸿雁、灯(烛、蜡、炬)、登高、凭栏、吹笛、吹箫、吹笙、饮酒。意境特点如孤独凄凉、闲适淡泊、清新飘逸、激情飞越、沉郁顿挫、苦闷感伤---
3,常用的表达技巧术语(知识)
常说的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
常见的修辞技巧∶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反问-设问(修辞 8 种)对比-反复---反语--用典--双关(常见修辞)
常见的表现手法:想象、联想、对照、衬托、渲染、烘托、白描、赋比兴、象征、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动静关系∶以动衬静-由静到动-动静结合虚实关系∶由实到虚-由虚到实一虚实相生
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景衬情 缘情写景-情景交融-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是写乐情等,以哀景写哀情。
常见的艺术构思∶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点面结合、承上启下、以景结情、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画龙点睛等。
4,常见的表达感情特点的词语
依恋、忧愁、惆怅、伤感、凄苦与寂寞、孤独、烦闷,恬淡、闲适、豁达与欢乐、愉悦、乐观,憎恶、激情、愤懑与仰菜、热旁,激昂雄壮与悲壮、坚守节操与忧国忧民、感时伤世等等。
5,常见的语言风格(特点)
平易、直率、委婉(含蓄)、雄奇、奔放、沉郁、清新、明快、凝练、华丽、质朴、晦涩。杰出的诗人在创作中往往形成富有特色的艺术风格。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幽寂静穆,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以及(孟)郊寒(贾)岛瘦和"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等等。
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解题技巧读题。关键词与限制语。
审题:考点意识,要点齐、归入考点,类比分析,答题简洁规范。
1,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不偷换概念和说法。
2,意从诗出。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思路答题,按照"结论-----用诗歌依据分析"或"用诗歌依据分析------结论"的逻辑思路回答,实质是一道证明题。所有依据在诗歌里,不无中生有,不任意发挥、随意拔高、不必引经据典。要分析,不能写成翻译文字、读后感。
3,思考尽可能全。改卷按照要点给分。训练组织语言。
答题要规范常用的表述方式∶
内容(写了什么)——方法技巧(用何方法技巧写的)感情(思想、道理)(为什么要写)这首诗采用(某种表达方式、修辞方式、表现方法),写出了(某个意象的某种)特点,起到了某种效果作用,表达了(突出了)某种思想、感情…